贵阳(公办)职业院校

Guiyang (Public) Vocational College

新闻资讯

详细内容

在静脉穿刺实践教学中,以下是一些可以提高成功率的技巧

一、心理调适技巧

  1. 自我暗示与放松训练

    • 教导学生在操作前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例如,让学生在心里默念 “我可以顺利完成穿刺” 等肯定自己的语句。这种自我暗示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缓解紧张情绪。

    •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训练,如深呼吸。让学生在操作前先做几次深呼吸,缓慢地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缓慢地呼气,重复这个过程 3 - 5 次。这可以帮助调节呼吸频率,放松身体肌肉,减轻手抖等紧张反应。

  2. 模拟场景心理预演

    •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场景心理预演。在模拟训练室,设置接近真实临床的场景,包括模拟患者、家属和医疗设备等。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反复练习静脉穿刺,并且在每次操作前,想象自己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顺利完成穿刺的全过程。这种心理预演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临床压力,减少在实际操作中的紧张情绪。


二、血管选择技巧

  1. 观察与触摸技巧

    • 指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穿刺部位。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观察皮肤表面静脉的走向、颜色和充盈度。通常,充盈良好、颜色较深的静脉更容易穿刺成功。

    • 同时,教会学生用手指触摸血管。感觉血管的弹性、粗细和深度。例如,弹性好、较直且有一定弹性的血管是理想的穿刺对象。对于一些比较隐匿的血管,可以通过轻压穿刺部位周围的皮肤,使血管充盈更加明显。

  2. 个体化血管评估

    •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血管评估。对于老年人,由于其血管弹性差、易滑动,尽量选择手背或前臂较直、较粗的静脉,避免在关节附近穿刺。对于儿童,可以选择头皮静脉或手背静脉,穿刺时动作要更加轻柔。对于肥胖患者,可通过触摸和按压来寻找较深的静脉,如肘正中静脉等,并且要适当增加进针深度。


三、进针操作技巧

  1. 正确的进针角度掌握

    • 强调根据血管的粗细和深度来确定进针角度。一般来说,对于较浅、较细的静脉,进针角度以 15 - 30 度为宜;对于较深、较粗的静脉,进针角度可以适当增大到 30 - 45 度。在模拟训练和同学间互练时,让学生反复练习不同角度的进针,感受进针过程中的阻力变化。

    •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进针角度过大或过小的后果。例如,使用透明的模拟血管模型,直观地展示进针角度不当导致的穿刺针穿透血管后壁或者在血管表面滑动的情况。

  2. 进针速度控制

    • 教导学生控制进针速度。进针时要缓慢而平稳,避免过快地插入穿刺针。缓慢进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穿刺针进入组织和血管的过程,一旦穿刺针进入血管,有回血时可以及时停止进针。如果进针速度过快,可能会错过回血的瞬间,或者直接穿透血管后壁。


四、回血判断与固定技巧

  1. 回血判断技巧

    • 让学生了解不同情况下回血的表现。正常情况下,穿刺针进入血管后会有回血,表现为注射器或输液管内有血液回流。但当血管压力较低时,回血可能不明显。此时,可以通过轻轻回抽注射器活塞或者稍微调整穿刺针的位置来判断是否回血。

    •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穿刺针斜面的方向。如果斜面贴在血管壁上,可能会影响回血。可以通过轻轻旋转穿刺针来改变斜面方向,观察是否有回血。

  2. 固定技巧

    • 教会学生正确的固定方法。在穿刺成功后,对于使用头皮针的情况,用胶布以穿刺点为中心,采用 “U” 型或 “蝶形” 固定法固定针头,注意胶布不要覆盖穿刺点,以便观察。对于留置针,要使用透明敷料妥善固定,并且在敷料上标注穿刺日期和时间。

    • 强调固定的力度要适中。既要保证穿刺针的稳定,防止移位,又不能过紧,避免压迫血管影响血液循环或对患者皮肤造成损伤。在固定后,轻轻牵拉一下输液管,检查固定是否牢固。


五、沟通与配合技巧

  1. 与患者沟通技巧

    • 教导学生在穿刺前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静脉穿刺的目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感觉。例如,告诉患者 “穿刺时会有一点像被蚂蚁咬的感觉,但很快就会过去”。

    •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担忧,并且耐心地解答患者的问题。在穿刺过程中,与患者保持交流,如询问患者 “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这样可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少患者因紧张而突然移动肢体的情况。

  2. 团队协作配合技巧

    • 在临床实践中,强调学生与其他医护人员的协作。例如,在穿刺困难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向带教老师或其他有经验的护士求助。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与协助固定患者肢体的人员进行良好的配合,确保穿刺环境的稳定。


w w w . xunbofw . c o m

contact us:+18275390806

版权所有:贵阳(公办)职业院校

贵阳(公办)职业院校

电话直呼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18275390806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